去年几个老友一起宵夜侃大山。临时起意,决定自驾去彩云之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没有计划,没有攻略,没有事前准备,第二天拿起行李就启程。
认识她们这么多年,这一次终于做到说走就走。去双廊装逼,去丽江艳遇,去泸沽湖走婚…再没疯狂我们就老了!
八月6号七点半出发,两位老友轮流开车,一路狂飙经百色,兴义,罗平,师宗,石林,昆明,楚雄,终到达第一站大理古城,用时十四小时。
经过石林后,遭遇大雨,速度放慢,好不容易到了大理。进城以后,又遭遇堵车,导航系统在关键时候定位不准,各种状况不断。最后,历尽千辛万苦,晚上十一点才到达入住的客栈槿膳亦楼。
槿膳亦楼所处的位置在大理古城东门的斜对面,入住这里的客栈,就是方便逛大理古城。九点钟退房后,我们由东门进入古城吃早餐,顺便逛了一下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
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
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大理古城可以算是全云南外来长住人口最多的古城景区,在很多人眼里这里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和理想主义者的后花园。
以前的媒体人,作家,公务员等等在这里变身成为人民路地摊摊主,某个小吃店的厨师,某家客栈的掌柜肤色不同的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选择了一种更自然更接地气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古城某个别致的小店或摊位上,哪怕菜市场,你都有可能邂逅一位有这样故事的人。
滇西自驾游第二天,十点多离开大理古城,驱车前往双廊,下午一点钟左右,我们顺利到达双廊镇的大建旁村。停好车子,取下部分行李,其余的都留在车上。随后,我们致电给澜庭别院,让客栈派人前来接应我们。
等待几分钟,两位青年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两个人帮我们提行李,引领我们往村里面走。刚开始的路还好走,中间有一段修路不好走,提着沉重的行李,真有点吃力。七拐八拐之后,终于,到达我们在网上预订的澜庭别院。
虽然,去客栈的路不好走,但,客栈在洱海边上,风景优美,看日出日落的最佳位置。
在双廊,不必去大海,也可以看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致。在这里,晒晒太阳,吹吹海风,可以让时间彻底慢下来!
去双廊旅游选择客栈的位置很重要,双廊最好的海景集中在玉几岛,岛依旁,和大建旁这三个村。这三个地方基本是突出的半岛,视野好,其中玉几岛和岛依旁的位置在双廊的正中心。
往两边就越来越偏了,由于双廊是靠海的线性地理格局,两边偏了之后出来玩和吃就没那么方便。
大建旁虽然有点偏,但这里的客栈比较出名,比如:半岛63,海地生活,蓝帆地中海,春暖花开,80后单身客栈,还有我们入住的澜庭别院。
为什么选择澜庭别院?因为,它离海地生活著名的白桌子比较近,方便去那里拍照留影。本来打算入住海地生活,但海地生活实在太难预定了。所以,只能选择离它近一点的客栈。
进入澜庭别院,就看到一个四方形的前院。穿过前院,便来到一个宽敞的接待大厅。大厅的左侧靠墙一边是接待前台,其它三面则是摆放一些古朴的木桌木椅,供游客闲坐与休息。
右侧的墙面并不是密封的,而是做了几个地中海式拱门。游客坐在木椅上,还可以欣赏到拱门之外的洱海风光。
在接待大厅的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后,我们扛着行李箱来到观澜阁三楼的观海阳台房。这里正面180度可以看到海,带宽大私家阳台,1.8米大床,独立卫浴,一晚420元。
放下行李,来到观海阳台。站在阳台上,细细打量这颗高原明珠的美丽容颜,只见眼前的洱海风平浪静,静静地依卧在苍山脚下。青翠挺拔的苍山上方,是一层层的云卷云舒,在蓝蓝的天空衬托下,格外纯洁无暇。
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洱海的海面也变成湛蓝色,海天一色,浑然一体。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却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从古及今,不知有多少高人韵士写下了对洱海赞美不绝的诗文。
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作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
明代文人杨升庵曾在游历云南苍山洱海后,曾留下"山则苍笼垒翠,海则半月掩蓝"等美丽诗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放下行李,我们一起离开客栈去觅食。因为入住客栈身处临海,这个区域没有小餐馆,吃的东西都集中入村口一带。
我们慢慢走出来,随便找间小炒店点餐。吃完东西,我们便开始寻找双廊最热的景点海地生活白桌子。
按照村里的指示牌走,沿路各家各户的窗户或阳台都种满花花草草,一派欣欣向荣,繁花似锦!
在路上,还看到一些地中海风格的房子,蓝白格子的窗台,典雅而简约!
偶遇一个休闲酒吧,白色的圆形木门,白色的木制栏栅,独特而清新!
我们来到一处临海边,只见小细石铺就的平台上,摆着几张银白的长桌子。有个男人正在收费,每人5元任拍。眼前的场景与我在游记中看到的木制的观景平台相去甚远,不由大失所望。
随至又想,这里应该不会是海地生活白桌子,因为没看见附近有海地生活的客栈。老友们打算去其他地方转转,而我不甘心放弃便不和她们同行了。
独自一人沿着小道继续寻找,看到一间饮品店进去休息一下。这家小店也是临海而建,二楼有个大大观景平台,平台上也摆放着几张白桌子。
看来,双廊的白桌子己然泛滥之灾。点了一杯芒果汁,坐在观景平台的休闲椅子上,不远处浪声柔柔,波光粼粼,海天一线。
静静地感受海的呼吸,海风的温润,感受视野的无边,感受洱海的美...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的闲适,如此的放松!
在平台呆了半个小时,离开的时候,询问店里小妹往海地生活如何走?
按照小妺的指示行走,没过多久我便顺利地找到了海地生活。海地生活的数个院落,沿海岸线一字排开,这里的视野极为开阔,正前方无遮无挡的是一汪海水,远处苍茫一线的高大苍山。
都说洱海最好的风景在东岸确实如此,能将苍山洱海同时纳入眼底的唯有东岸。
走过了海地生活客栈,继续前行,便看到一个更大的观景平台。周围用木板隔离起来,交钱才能入内。在这个观景平台上有白色的门框,白桌子,还有个球形的座椅,摆设很多。
我交了5元钱,便进去转转。这里有好几个摄影师,帮客人拍照收钱。拍好后,会帮客人后期做成相册和名信片之类的。
三年前,在一篇游记中看到海地生活白桌子,那充满浪漫和文艺气息的照片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对双廊这个地方充满着期待!
在观景平台上,还有一对拍婚纱照的情侣。女孩深情相依,男孩则略显拘谨!
第一次看到格桑花的时候,就深深地喜欢上它。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名贵的出身,却美丽不失娇艳,柔软不失挺拔!
澜庭别院的观景平台
走出大厅,来到别院的露台,太阳已经快要消失在苍山之下。
夕阳照在海面上,海水波光粼粼,闪闪金光,就好像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闪闪发亮。
没有炫丽夺目的晚霞,抓拍了几张耶稣光。转眼之间,太阳被苍山吞没了,整个天空和海面顿时暗下来。
看着天色慢慢变暗,看着村庄的灯光慢慢点亮,依旧静静地站在露台上。享受片刻的宁静,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的"洱海月"之所在。
明代诗人冯时可《滇西记略》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
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仿佛刚从洱海中浴出。可惜那天并不是农历十五,所以,没有机会看到"洱海月"。
晚餐吃洱海的特色菜:野生弓鱼汤,野生菌炒肉片,黄焖鸡,小米菜,配大理特有的玫瑰花酒。
这种玫瑰花酒,口感不错,度数不高,养颜值得推荐。不过,一瓶五十元,不是一般的贵!
滇西自驾游第三天,我们驱车从双廊出发去挖色镇。挖色镇位于洱海东岸,地处云南省大理市北部。
北与双廊镇接壤,南临海东镇,东与宾川县鸡足山镇毗邻。是以洱海风景和白族文化为主的云南景点,云南大理旅游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大丽高速路开通,挖色这个小镇也逐渐被人熟知,它不像双廊那么热闹与喧嚣,到处是人,到处大兴土木,也没有被过度开发。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一定要去挖色玩玩,重点不是挖色,而是去挖色的路上。
双廊与挖色相距不远,是环洱海公路上景色最美的一段。一路花开,海天一色,景色怡人,非常适合骑行。
到达挖色古镇,便看到公路的右边,有一条伸出海里的长堤。人站在长堤上,远远望去仿佛置身于天空之城。
从挖色镇回到双廊,再次沿洱海边行走。一个人在洱海边静静地等待日落,一连两天都没有遇到绚丽多彩的晚霞,可见好的光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傍晚时分,双廊的空气清新,海风轻拂,温暖得让人不想离开。不想离开,终究还是要告别的。毕竟,这里对于我只是一个旅行之地。再见了洱海,再见了双廊!
滇西自驾游的第四天,我们上午离开了双廊,于十二点到达丽江古城,这是我第四次来到丽江古城。从客栈出来,一直走到四方街。
漫步大研,一路小桥流水相伴,依然是一副江南水乡的风情,可是我初见它那种惊艳欣喜的心情早己不复存在了。
第一次去丽江旅行是2006年,那时候的丽江己然是全国小资的天堂,是个适合闲逛,艳遇,疗伤的地方。初见丽江,就喜欢上这个高原古镇,我觉得再挑剔的人也会喜欢上丽江。
当时,初到丽江,商业化已经非常浓厚了。古城到处是商铺,和游人,失去原有小镇的淳朴与宁静。但是,它那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和秀美,温暖的阳光,独特的民居建筑,光滑的石板路,各具特色的小桥所有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完全忽略了它的商业味。
在丽江的时光是闲适的,是柔软的,是放松的…每天可以在古城内漫无目地的行走着,或在四方街的木椅上坐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呆呆望着。
不用思量时间什么时候溜走,不用理会那些俗世上的人与事,任凭暖和的阳光抚摸着我疲惫的心。
有花有草有悠闲的鱼儿,纯净的溪水相伴着,就那么坐着笑着,一时间,沉浸到另一个时空。
到了晚上,一定要去酒吧,把所有的心情都泡在酒里,畅谈,放肆,任时光挥霍而去。
2013年丽江遍布古城大街小巷手鼓店里,播放的是丽江小倩的《一瞬间》,2016年则变成了夏天播放的《小宝贝》。
阔别三年,再一次回到丽江,神奇的丽江依然游人如织,依然是全国小资们的圣地,四方街的石板路下穿越依然是潺潺的雪山圣水,黄昏时分的一串串大红灯笼依然将古城点缀得非常明艳动人。
一路的酒吧与灯笼流动的红光暗影交错依然若隐若现的流出一丝丝暧昧,隐约的柳条下木制的桌椅依然坐着搔眉弄资或顾盼张望的人们。
而我依然站在小桥边,看小桥流水人家,看古道西风瘦马,看牵手而过的情侣,看一群又一群穿着大理特有扎染的花裙女人花姿招展的经过…
不管如何,再一次拥抱丽江是多么的亲切。再一次行走在古镇石板路上,是多么的悠闲自在。再一次领略高原上那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情,是多么的惬意。再一次与四方街广场上的纳西老太们跳舞,是多么的欢快…
鲜花一朵朵盛开
2006年第一次去丽江时古城还没收费,去年丽江古城收费了,每人门票80元。如果不想交费,可以在每天下午六点收费站下班以后进入古城。
滇西之旅第五天,我们凭着古城门票,免费游览黑龙潭公园。从古城四方街沿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晶莹清澈的泉潭,即是丽江闻名的黑龙潭。只可惜,今天的云层太厚,拍不到远处玉龙雪山。
潭水从石缝间涌涌喷出,依山斛清泉汇成四万平方米潭面。四周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优美的古建筑点缀其间。其流韵溢彩,常引人驻足留连。
五孔桥建于1963年,戏台建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丽江最早的戏台,楼基为"品"字形,万寿亭泰国M集团总裁为纪念老母80大寿在黑龙潭建此亭。
玉龙雪山正好倒映在黑龙潭水面上,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玉龙的巍峨,这个画面曾经作为丽江的标志为很多人所熟悉。
可惜,当天云层太厚了,看不见玉龙雪山的倒影。
滇西自驾游第六天,我们驱车前往泸沽湖。一路闭目养神,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颠簸了五六个小时,翻越了几座高山及河流,终于来到了泸沽湖。
丽江至宁蒗县的高级公路已经建好了,只是去年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正式通车。
泸沽湖位于云南丽江宁蒗县北部,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境,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
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阔别三年后,又一次来到泸沽湖。高原的湖泊静静地躺在眼前,依然静谧与安详。清澈见底的湖水,湖面依然水平如镜。
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一切都如此地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进入山水画卷之中。泸沽湖是我去过以后,还想再去一次的地方之一。
三年前,去泸沽湖的时候,我们住的是里格岛。这次去,我们没选择里格岛,而是入住泸沽湖大落水村圣湖酒店。
大落水是泸沽湖最大的村庄,湖边有一条砾石小路,路的一边是客栈。湖边垂柳依依,木舟细浪,风光怡人。虽然比不上里格秀美,但也独具魅力。
日落时分,游客乘坐着酒槽船从其他岛上返回大落水村。
走走停停拍拍,来到大洛水的码头,一排排的猪槽船的前面是高原的湖泊,缓缓绽放着生命深处最静谧的安详。
清澈,碧绿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波澜不惊,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岛屿点缀湖中,神山屹立湖畔。
静静站在湖畔,看着美丽的黄昏。时间在那一刻完全静止,心如明镜。
吃过完晚餐后,前往小落水村参加篝火晚会。一进会场只见那些摩梭小伙子们头戴宽边毡礼帽,身着红领红袖口或黄领黄袖口的黑绒服装,腰系红腰带,黑黝的脸庞尽显粗犷之美。
而摩梭姑娘个个身材高挑,上穿簇新的红色或蓝色金边大襟衣,下为白色百褶裙,腰系彩色细带,小麦色的皮肤尽显健康之美。
不一会儿,一位高大的摩梭男子走到篝火边欢快地吹笛,一排摩梭男女则随着节奏,步伐整齐地跳起女儿国传统甲搓舞。去泸沽湖之前,我知道摩梭人跳锅庄舞,却不懂它的别称叫甲搓舞。回来后,百度才知道甲搓舞就是摩梭人的"打跳"又称"锅庄舞"。
甲搓舞舞曲节奏感强,舞步刚健粗犷。领舞者常用笛子或笙伴奏,跳舞的人们紧挽手臂,五指交叉,面向火堆随逆时针方向起舞,舞步随音乐节奏速度快慢而变化,时而喊出"阿喏喏"使气氛激越奔放。
领舞人不时唱起甲搓歌,其余舞者皆合声。在轻快的舞蹈中,姑娘们显得落落大方,光彩照人。她们雪白的长裙随步轻盈优美地飘旋着,金银珠宝等饰物在火光映照之下闪闪发光,青丝织成的辫子在晚风中飘荡。
醉人的舞蹈和艳丽协调的打扮,使姑娘们更加美丽,楚楚动人。于是,小伙子们便借机交友,用"抠手心"或握手的松紧程度传递爱的信息。
篝火晚会的第一阶段是摩梭男女集体跳甲搓舞,第二阶段是,跳舞的领队带大家跳群舞,从锅庄舞到八十年代的迪斯科,再到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舞厅舞36步,以及恰恰舞。
这36步在十几年前,我经常在舞厅跳,现在很少有人跳了,广场也有改良过的24步或36步,但已不是原来的舞步。没想到,在这个边远的地方让我再次看到这么古老的舞厅舞,感到意外之余,不得不佩服摩梭人的能歌善舞。
第三阶段是游客一队与摩梭男女一队两两pk,从红歌唱到民歌,再唱到流行歌曲。第四阶段是把游客拉来当主角,游客自动献唱,唱完后,若是女游客就被几个摩梭男人抛向空中,再接住。男游客则由摩梭女人抛空,最后的环节把篝火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滇西自驾之旅第七天,我们六人包车环湖,绕泸沽湖走上一圈。从不同视角观赏湖光山色,沿途可以探访一些摩梭人的村落。
环湖有小环湖与大环湖之分,小环湖是从大落水出发到草海,再由草海返回。路线是:里格村--尼塞村--小落水--大嘴村--木夸村--泸沽湖镇--草海。
大环湖则是绕泸沽湖公路一周,从大落水出发,路线是:里格村--尼塞村--小落水--大嘴村--木夸村--泸沽湖镇--赵家湾--草海--山夸--三家村--大落水。
从大落水出发,前往里格半岛途中的风景。眼前泸沽湖光照充足,湖水清澈碧蓝。在这里,一年四季可以欣赏到不同的美景,秋天的泸沽湖应该是最美的,空气更纯净!
游览第一站来到里格村,下车后往湖边走去,站在湖边望向湖面,湖面平静,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青的山,随着一阵微风飘过,层层波浪随风而起。
此时,阳光灿烂,云朵如絮,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道闪闪金光飞跃在翠绿色地湖面上。放眼望去,碧波万顷,群山叠翠,那蓝天的蓝,群山的绿,与湖水融为一体。
分不清什么颜色,不是蓝,也不是绿。不远处,有很多只猪槽船飘在湖面上,随波荡漾,好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里格半岛的游船码头附近水域停摆着许多酒槽船,去了两次泸沽湖,都没有去体验一下坐船的滋味!
里格码头上三三两两游人在庸懒地晒太阳。
一路欣赏美景,沿着山路行走,终于登上里格半岛的观景台。
从观景平台上俯瞰整个里格半岛,优雅地伸向湖中,湖湾的曲线,像是它优雅起舞时留下的余味。
这里坐落了许多雅致的客栈和别有特色的酒吧,这里是时尚和古老的完美结合,从狮子山上看去,里格岛实在像是镶在圣湖上的明珠。
上午十一点的光线太硬,太强烈,拍出的白云白晃晃一片,没有通透明亮的感觉。在高原拍风光还是要配备减光或偏振镜。
环湖第二站尼赛村,情人树位于泸沽湖北侧的尼赛村,是村中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泸沽湖环湖路上几处游客必游的景点之一。
湖边上两棵大树一高一矮,紧靠着蔚蓝湖水,好像一对情人一起安静的注视着美丽湖泊,非常浪漫。
在泸沽湖的旁边,凡是生长出来的树,皆是成双成对的情人树。一双一对,生长在 泸沽湖 旁,如亲密伴侣,如胶似漆,其实情人树背后的美丽是因它动人的传说。
相传有个美丽的女孩,在这湖边等她离去的心上人,一等就是十年。她每天坐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边等边用长绳打着结,一年又一年绳子变得够长了,结也数不清了,但是心上人还是杳无音信。
十年前男孩临走前说,如果十年后他没回来,就是不在人世,不要再等待了。满十年的那天,女孩没有等到男孩回来,于是,她再也没有出现在湖边。
那打结的绳子环着湖埋了好长一圈,在埋绳子的湖边环线上长出了情人树。再后来,在河对岸的地方也长出了同样一颗树。
经过了尼塞村,便是小落水村。
泸沽湖不是纯蓝的颜色,是会随天气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天气颜色不一样,而且,清澈见底。不过,水质随着游客的增多,而变得有点污染了。
尼塞村跟小落水村都是泸沽湖十几个自然村落中的小村庄,地处云南。没有大落水十几年旅游发展的成熟的商业环境,没有里格酒吧,客栈和众多知名人士营造起来的小资情调,也没有四川境内大兴土木的兴旺景象。在这里,只是安静和自然。相比之下,甚至有点落后。
靠近四川地界,看到有一堆石头堆起来,不知是不是尼玛堆?
经过小落水以后,很快就进入四川地界,其实云南所辖泸沽湖的南岸和西岸,只有特别少的摩梭人村落。而四川泸沽湖摩梭人则有12个自然村,人数远多于云南。
更为重要的是:四川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比云南保存得更典型、更原始、更完整、更古朴。
进入四川地界,第一个村子就是大嘴村,这里没有大落水,里格岛商业味十足,比较宁静,游人很少。
行走湖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湖光滟滟,听湖水轻拍湖岸发出的轻响,闲适而欢悦。
跨过泸沽湖四川界,经大嘴村,达祖村,木夸村,就来到泸沽湖的著名景点之一走婚桥。
走婚桥位于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是泸沽湖上唯一的座桥。
桥下由于长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
泸沽湖是摩梭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走婚桥就成了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当然,今天的摩梭人究竟还用不用走婚桥来走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走婚桥也称为"天下第一鹊桥",是一座长约300米的木桥。据说,原来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老桥,由于部分木头已经腐烂毁坏,散落在草海中。
现在这座桥与老桥紧邻,是后来重新修建的。走婚桥横跨草海,穿过芦丛,直达两岸村落,为两岸"走婚"的"阿夏"们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环湖一圈,下午三点左右回到了大落水。可惜没有去赵家湾,四川地界的赵家湾是看日落黄昏最好的地点。
说说泸沽湖走婚的风俗,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习俗。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
走婚,指的有着阿夏关系的男女。男的只在夜晚到女家过夜,暮来晨往,平时男女各在其母系家庭生产生活。如果有后代,全由女方抚养。
这种婚姻通常没有什么手续和仪式,男女阿夏之间不建立共同的经济生活。感情破裂后,男不再登门或女闭门不接,便算解除阿夏关系。
男女终止来往后,男女各自重新再结交新的阿夏。年轻人有多次结交新阿夏的情况,中老年则相对稳定,的则可保持到终身。
阿夏婚没有次数规定,但,必须要了结旧的才可结识新的,同时结交两个是村规所不许的。
除了走婚,另外一种是阿夏同居婚。这种情况是,男的和女一起居住,要么是住女家,或是住男家。
一起生活,生产,生儿育女,遵循的原则是以情为主,自愿结合,离散自由。
如果终止关系,各自回原来的家,关于抚养儿女的问题双方协商处理。随着外来婚姻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年轻摩梭人选择民政登记结婚。
泸沽湖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猪槽船,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
猪槽船不仅用于捕鱼、捞虾、捞猪草等生产劳作,而且还是沿湖"阿肖"定婚的重要工具。男女青年或两船相遇,以歌为话,一唱三叹。或同舟共语,无拘无束,纵情欢笑。
或相偎船中,娓娓细谈,倾诉爱意。船在水上飘,人在轻舟里,其乐融融。猪槽船,成全了多少谈情说爱,接交"阿肖"的摩梭伴侣。
转海时,在船头燃起青松枝叶,一缕缕青烟随着缓行的独木舟飘散。人坐船上,以舟代步,绕湖而游。猪槽船中,不以日出为早,不以日落为迟,周围的一切静悄悄,令人疑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里,潇洒和浪漫到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己。
我是风儿你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两次去泸沽湖,都是来去匆匆。如果不是老友要赶回来上班,还想在那里多呆一天。
既使不去追逐日出日落优美的光影,只是静静地坐着猪槽船上,任斜阳温暖地包围着。
闲看湖光水色,漫看天边云卷云舒,静静倾听自己的心跳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