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然则此山无仙可寻;又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然则此山不入名士高眼;或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然则此山低矮若岭。翻遍典籍,寥寥可观,若不是英骨常埋,又有谁能记得如此无名小山。
与此山结缘,已十余载。犹记少时徒步几十里,只为向忠魂一献花圈,方时墓碑刚立,其山广阔,长矗松间,北望水库,烟波浩然。后偶读曲阳古城所记,其城四碑,而面南载有“午睡安峰”,从曲阳望去,山形确如所绘,如正躺的巨人一般,只是如今新添了高耸的石碑,或许该改名为“晨起安峰”了。
悠悠十余载,从没想过再入此山,虽偶尔不经意的从车窗外瞥见,心中所能升起的感悟仍旧不过是典籍上的四个字罢了。对此山无感,一直皆是我不变的感觉,如果不是前日里文学社的聚会,或许慢慢的淡忘掉也不尽然。
再入此山,所能感到的震撼莫过于此山的日益见小,曾经广阔的山体,现如今已开采的只剩下一个低矮的山头。此时想起少时行至山左,陡峭的新断面鲜艳的如同肢解的尸体。惟今方才不过二十载,哀哉,靠山吃山,这种残忍的吃法,再需几年?到时候我们所要缅怀很有可能就是只能低下人类高贵的头颅,跪着捧起铺满地面的石子,说起安峰的传说。
正如此山,眼见的这些年各处拆除古迹,再建新城,待到了有人追思时,再开始仿古建造,试问难道拆了建好玩吗?哦,或许国人要的并不是古迹,而只是有一处让人可以去逛去赚钱的收费站;又或许国人要的并不是古迹,而只是有一处可以让自己显得有文化有内涵得染色剂;再或许国人要的并不是古迹,而只是有一处可以让外人知道这个城市这个传说的扬名体。
为什么人类一定要到了传说的时候才会记得,犹如此山,高耸的时候,你可以轻易的踩在脚下,站在山巅俯瞰此山,此时国人不会记得;当化为乌有,每天踩在脚下,徒剩的一段矮小的山头,却开始满怀悲情的跪着去观,哦,国人,这就是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