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人物访谈
1、职业人物访谈的含义
职业人物访谈,是指大学生集中利用一定时间对已经工作的人进行的职业调研,其主要针对职场中人。访谈问题有其较固定的结构,访谈可以为电话、当面、网络等各种形式。
职业人物访谈是大学生了解职业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向过来人取经的一种经验传承式学习方式,是实践、互动、体验性学习的新模式。
2、职业人物访谈的意义
了解一个职业。通过和从事该职业的人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个职业的概况。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一个职业,你在访谈时一定要多访问一些人,从这个职业的最低岗位到最高岗位的人都要访谈,而且还要涵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样你进行的职业调研才够全面和深刻。当然了,大学生在了解一个职业时,只要能够调研与职业有直接关系的十个人就可以了。
确定职场贵人。职场贵人可以指引我们了解职场、了解职业世界,是和学业导师一样重要的引路人。如果大学生能在大学里确定一个职场贵人,那你在大学里将比别人了解更多的职场规则及塑造更准确的职业能力,是让自己跨上职业发展高速路的一周有效手段。但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职业传帮带制的职场探索观念和氛围,所以大学生自己要想找到自己的职场贵人,只能通过与更多已经工作的职场人交流、接触,在和众多职场人交往过程中确定自己的职场贵人,从这点来说,确定与找到自己的职场贵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如我们能在大学里和100名职场人交往,那是非常可能确定自己的职场贵人的。
3、职业人物访谈的主体
对职业所知不多的学生。如果你还未走出社会,或者你只做家教之类的社会实践,那你就应该进行职业访谈了,通过访谈更多的职场中人,可以加深你对社会和职场的了解。
打算找实习的学生。如果你暑假打算找实习,但又不知道怎么找或者找不到,那你也应该做职业访谈。通过人脉关系来落实实习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很多大学生只认识很少的公司及人,导致没有关系没有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关系就要创造关系,而职业访谈就是拓展你的人脉的一个好方式,你一方面通过交流加深了对职业、职场的认识,一方面也认识了一些职场人,而当你和他进一步交流、交往中说不定就有实习机会呢,如果没有这个职业访谈的理由,会有哪个陌生的职场人愿意和你坐下来交谈呢?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的学生。很多大三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就业的压力,但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知道的太少了,对职业的了解太少了,而职业访谈可以让你知道有什么职业,每个职业都是做什么的,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这个职业等,这样你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职业探索,而且很有可能你在访谈中确定自己毕业后要做的职业。
确定自己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如果你确定自己毕业后直接就工作,那你就更应该来做职业访谈。毕业就工作,其实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就是说你从校园人过渡到职业人是有条件,是一定要进过社会化的,是要先满足社会人的;而职业访谈就是你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有效渠道,你不但走出了校园进行社会实践,而且也在实践中了解了各种职业,是一举两得的双赢;而且你在职业访谈中会很快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这对你有效规划大学顺利就业是十分有益的。
想走在别人前面的学生。要在同样的时间(大学四年)同样的基础(大家的先天素质差不多)下超越别人,让自己脱颖而出,是需要提前准备和充分努力的。如果将毕业时的就业状态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一个方面的话,无疑早了解职业、早规划职业的学生是占据先机的。因为你不能一辈子待在学校(除非你确定自己从事老师工作),必须是要去社会上工作的,那早点了解职业、进行职业访谈也是一个让自己加速的有效手段,很可能当你在和一个部门经理在交流时,你的同学还在玩游戏呢。
4、职业人物访谈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他(她)现在哪个单位工作,做什么岗位、什么职务,他(她)的个人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是访谈对象的工作状态。包括他(她)是怎样找到或做到这个岗位的,他(她)平常的工作一天是怎样的,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和职责是什么。
第三部分是入职的任职资格。包括他(她)认为这个岗位或职业的核心知识、技能及经验是怎样的,什么样的证书、培训是做这份工作所必须的,个人什么样的素养和品质是此岗位的必备,大学生及你个人在大学期间如何准备才能更容易进入这个工作领域(前提是让访谈对象充分了解你)。
第四部分是职业的发展前景。包括这个职业的一般薪酬标准和潜在收入空间,这个职业的一般晋升发展路线是什么,这个职业在社会、我国及全球的发展前景怎样,和这个职业相关或相似的职业有哪些等。
【延伸阅读】与 熊伟老师的谈话
文/孙有俊(对外经贸大学 大二)
孙:就你多年的教学经验,你对市场营销的理解是什么?
熊老师:谈营销首先得从市场环境,从消费者与供应者的力量谈起。以前市场上供应者占明显优势,他们有主导市场的能力——只要负责生产即可。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要求”的提高以及竞争对手的增加,消费者的市场“力量”明显增强,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企业价值(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挣钱),不得不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从单纯的生产思想到以顾客为中心,实现顾客与自己的双赢(从而在长远过程里达到自己的收益最大)的理念。而这门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或称之为哲学的学科不断发展就有了今天的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对企业发展与壮大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市场营销也是贯穿企业活动始终的一项活动:举个例子来说,学校食堂派出调查人员(设为A)去与一个学生(B)谈话(市场调查),A问:同学,你吃早饭吗?B说:呵呵,不吃。A问:为什么呢? B说:没时间啊,我7:30起床,8:00就上课了。哪里有时间呢? A说:你想不想吃呢? B说:哈哈,当然想啦,就是起不来阿。A说:那如果,我们每天7:30给你送一包温热牛奶,再加几个小包子怎么样呢(运送费假设不要): B说:当然好啊,求之不得呢。A说:那你对什么样的馅比较偏好呢?要不要周一到周五每天给你换换馅呢?B说:我比较喜欢…馅,至于每天怎么搭配你们安排吧。
食堂部门根据调查开始生产,负责配送的人每天骑着车(分销渠道选择)7:30准时给同学送到寝室。两者达到双赢。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市场营销的例子。当然市场营销的职能要远远超过简单的市场调查(它具体有市场调查,新的战略定位,目标顾客的选择,产品开发与生产,品牌规划,渠道选择与物流管理,产品的定价与促销,资金回笼等9项职能),一个企业的运作过程复杂程度也是远远超过“卖牛奶”的,它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作战。
孙:针对许多大学生把营销单纯的理解为销售或战略策划,你是怎么看的?
熊老师:这是一个不仅仅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误解,也是在许多市场一线人员甚至是许多高层管理层中存在的误解。正如我上面所说的,理解市场营销不能单纯地从它的职能看起,而要把它作为企业的一个经营理念或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它是贯穿企业活动始终的。
举个例子,如果把企业活动理解为一场战争,那么从战争准备——了解对手、制订战略、战术设计,到战争过程——前线作战、运用战术、管理士兵,到战争结束——收获战利品、士兵奖惩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属于营销。
孙:针对“市场营销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进的行业”和“具有专业性知识(比如懂电脑,懂电子)的营销人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老师您的看法是什么?
熊老师:首先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比如IBM,通常要有比如说是几个月的“学习期”,比如先了解IT行业信息,再了解公司的历史,文化以及它的部门构成等公司信息,然后去几个部门做事。经过“学习期”,公司根据个人的表现决定你的去留或是升降。我有个学生,现在IBM公司做资深咨询,他以前没有学过电脑但现在对电脑的各方面都很了解。还有惠普的市场总监,他以前是在饼干公司工作的,而不懂电脑的他进入惠普后却给公司带去了许多活力和希望,公司的销售额也飞速增加,效益较以前要好得多。所以说要在营销方面要很突出,不一定你要出身工程师或是说你大学时没有学工科以后就不能在营销方面很有成绩。营销是一门很综合的学问,很多时候个人的人格魅力更重要。
孙:说到人的魅力或素质,我想问老师,干营销需要天赋吗?学营销素质或是性格上有什么要求。
熊老师:干任何一门事都是需要天赋的,比如你学艺术,那么你的艺术修养或是创造性思维就很重要,又比如你学理工类,那么你有没有严密的逻辑能力,能不能耐得住推理过程的艰辛和单调对你的发展就很重要。而说到营销,如果说什么样的人可以干得很出色,很有成就。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一种激情——渴望挑战自我,渴望突破自我,喜欢过不平凡、不单一的生活,并在挑战自我和经营生活中能够达到“快乐极点”的人。那种人乐意沟通,乐意开拓,乐意挑战,通常都具有精神上的“特异性”和“病态性”(笑)。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一般的人说来,天赋的影响会小许多。有些人说,哎呀,我内向啊,我不会跟人沟通啊,我木讷啊,我人长得不高大啊,那我就不学市场营销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首先你们现在的性格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也会针对口才,针对表达自我等能力训练你们。其次人许多时候对自己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够的,尤其是涉及到潜力方面的挖掘。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学市场营销,对这门学课很感兴趣,那么你完全可以放下对自己性格是不是符合的忧虑。只要你努力,你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孙:熊老师,根据你在贸大的多年教学经验,你觉得贸大营销系的特色是什么?
熊老师:贸大营销系的特色有两个,一个是“双语教学”,另一个是“国际化”。“双语教学”比较好理解,营销系学生接触的核心课程都是全英文编写。阅读全英文教材是一件很辛苦,很花精力的过程。我本来是不带眼镜的(笑着扶了扶眼镜),读完教材后带上了。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你有一天走上工作岗位,与同学力的人竞争时那种优势会让你明白过去的一切苦都是值得的。
“国际化”听起来似乎有点概念炒作,究竟什么是国际化呢?除了上课,作业,考试全英文外,它究竟还以为什么呢?首先我给你看一下我今晚上课的教材,它是美国现在在用的最新教材,我亲眼目睹了这本教材从第6版到如今的12版。我们学校的教材保证了一直走在“理论最前沿”,这是即使北大,清华也没有的。对于中国的专门负责引进美国最新教材的公司,我们学校现在是它的最大顾客(递给我公司刚刚寄来的关于美国最新教材的介绍书,里面有许多书在美国尚未投入使用)。另外学校现在得到了哈佛商学院的许可,可以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哈佛商学院的。营销系在大四有门课“营销管理”就是完全采用哈佛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孙:针对营销课程需要大量案例研究的特点,我们学校的案例的教学是怎么样的?
熊老师:我们学校的案例教学课分为“案例评价”类和“案例分析”类,“案例评价”类是指用营销学相关理论给某些发生案例评价;而“案例分析”是指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站在企业领导者位置具体分析,并且制定战略,战术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后者是典型的哈佛式案例教学,学生会花很长时间去准备,准备过程是一个很漫长很痛苦但又是真正锻炼人的过程。
孙:刚才老师您提到了我校的特色是双语教学,但我觉得鉴于许多同学英语水平不高,这种教学方式有时不及用中文授课时同学接受的信息量大。请问老师您是怎么看的?
熊老师:的确双语教学是存在如此的弊端,有时同学的抱怨甚至让我们老师都感觉,算了吧,放弃!但我们最终还是没有放弃。首先还是那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很多现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贸大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得很深。其次,这完全是可以克服的一件事,只要同学早做准备,英语关就肯定可以过。
说到准备,我突然想说,学营销是一辈子的事,营销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态度。只有你时时刻刻以一个营销人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相信你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孙:预约的时间已经到了,谢谢老师的指点。
熊老师:那好,就这样吧。有任何问题可以再过来预约。
孙:谢谢老师,再见!
熊: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