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需要什么样的计调
2011-11-26 0:26:07
访问量:2890186
旅行社需要什么样的计调
浅谈旅行社计调人员的素质在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中,销售部、计调部、接待部构成了旅行社具体操作的三大块,与财务、人事等后勤部门组成了整个旅行社的运作体系。其中,计调部起着联系各方的作用。计调就是计划调配的意思,它的运作通常是这样的:从销售部或销售人员手中接下任务后,计调人员开始操作,进行用车的调配、行程的安排、酒店的落实、票务的预订、景点的确认等,然后交给接待部门执行。通过计调部的有效运作使各部门形成完整的、互动的经营体系。
许多行外人士甚至部分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在有关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投诉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员工的素质及服务态度造成的。但据有关资料分析,旅行社发生的服务质量问题,其根源很大部分可追溯到计调人员的操作上去。
问题通常会这样发生:
1.计调人员与销售人员的沟通有误。
没有与销售人员充分沟通,没有充分了解客人的要求,诸如团队中客人的组成,客人对行程首站、末站的要求等。在操作中过分地赋予了计调人员个人主观、甚至是想当然的东西,总以为这样安排,客人通常都不会有意见。结果菜是做出来了,却不合客人的口味。
2.计调人员与接待人员沟通不足。
没有完整、清晰、准确地向接待部门阐明接待的细则和要求,尤其在常规线路的操作上面,以为已驾轻就熟而导致麻痹大意,认为不用说都明白了,结果,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断往往导致意想不到的问题的发生。
3.对行程松紧安排不当。
把行程安排得时紧时松,弄得客人时而疲于赶路,以到达某预定的酒店入住,时而又百无聊赖地在某餐厅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以便在该指定餐厅用餐。松紧不当的活动安排,容易导致客人的体力分配不均,产生不安情绪,这样容易使客人对旅行社及导游人员的安排产生不信任感。
4.对交通工具的监控不力。
在用车方面向用车单位下定单时,仅就用车时间、接车地点、座位数进行落实,而忽略了车容车貌、车况的了解。在航空票务方面仅对票务中心报了计划,而忽略对机型、航空公司、航班时间等进行跟踪。
5.对住宿酒店了解不足。
预订酒店方面,仅强调了酒店的星级选择,而忽略了对酒店的位置、服务设施、周边环境、使用年限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或者说过于依赖接待社的安排,缺乏跟进,以至在团队的实际运作中有可能产生不良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很多问题的根源其实在计调操作过程中已经产生,到真正问题发生时,导游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已经不大,发生问题时,客人面对的是导游,可回旋的空间已经很少了。事实上,问题发生的根源是在导游的大后方———计调部的计调人员身上。可见,计调人员的作用在旅行社运作中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计调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团队运作是否顺利和成功。
一个管理严格、完善的旅行社会对计调人员的素质提出以下的要求:
1.业务熟练。必须对团队的旅行目的地情况、接待单位的实力、票务运作都胸有成竹。
2.具有敬业精神。必须热爱旅游事业,计调工作应该说其实是很枯燥的,是由无数琐碎的工作环节组成,没有敬业乐业的精神,是无法把这份工作做好的。
3.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旅游是个一环紧扣一环的活动,而负责将这些环紧扣在一起的工作便由计调人员去完成。如果没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票务、用车、接送团队等其中一环没扣好或没扣上,就会出现一招不慎、满盘皆乱的失控局面。
4.精确的预算能力,必须要做到成本控制与团队运作效果相兼顾。也就是说,必须在保证团队有良好的运作效果在保证团队有良好的运作效果的前提下,能在不同行程安排中编制出一条最经济,能把成本控制得最低的线路出来。
5.具有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旅游市场千变万化,计调人必须要懂得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认真了解旅游市场、各旅游目的地的变化、各地接待单位实力的消长情况等,还要根据学习的收获,不断对工作进行创新,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旅游行业正朝着国际化、大型化、网络化发展,这是一个更强调服务个性化的时代,对旅行社计调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行社的计调人员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能否组合出更具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正日益成为旅行社之间竞争的着力点。
旅行社计调业务培训课(1-5课)计调业务
一、计调业务简述
二、旅游采购服务
三、变更后的采购
四、计调的信息业务
五、计调人员的素质要求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了解计调业务在旅行社运转中的作用和任务,掌握计调业务的运作过程和基本策略,提高旅行社的经营水平。
旅行社通过外联招徕客源,而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则由计调承担。计调是计划调度的简称,担任计划调度作业的人员,在岗位识别上被称为计调员、线控、团控、担当等,业内简而通称“计调”。主要任务是按接待计划落实团队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具体事宜,以确保行程、日程正常进行。
一、 计调业务简述:计调在旅行社三大业务(产品设计、宣传与销售;接待业务;财会业务;)中属不太稳定的一类,其业务范围常随着旅行社功能的加强而延伸,因此,不同的业务类别对计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最初,旅行社除了为旅游者安排旅行游览外,主要是替社会团体和零星客人代订机、车票,安排食宿,即承接与旅游有关的各种单项委托业务。当时,还没有明确的计调概念。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旅行社开始设立专职岗位或部门,计调开始对外代表旅行社同旅游供应商(上下游行业)建立广泛的协作网络,签定有关协议,取得代办人身份,以保证提供旅游者所需的各项委托事宜,并协同处理有关计划变更和突发事件;对内作好联络和统计工作,为旅行社业务决策和计划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至此,计调作为旅行社的主要业务的地位得以确立。
计调部在旅行社中处于中枢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计调业务连接内外,牵一发动全身,是为神经。一般而言,计调是指为落实接待计划所进行的服务采购,以及为业务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总和。关于计调的位置:以现有的外联体制为例,计调业务随旅行社业务的发展而发展。综上所述,计调在旅行社运转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无论是那一种外联体制,都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计调业务是旅行社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旅行社实践的是承诺销售,旅游者购买的是预约产品。旅行社能否兑现销售时承诺的数量和质量,旅游者对消费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行社计调的作业质量。计调的对外采购和协调业务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而计调对内及时传递有关信息又是旅行社做好销售工作和业务决策的保障,因此,计调业务是旅行社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
计调业务是旅行社实现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旅游产品的价格是旅游产品成本和旅行社利润的加和,因此,降低旅游产品成本决定了旅行社利润增长的空间以及市场份额的占有。旅游产品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为各旅游供应商提供的机(车)位、客房、餐饮、门票等的价格,计调部门在对外进行相应采购时,应尽量争取获得最优惠的价格,以降低旅游产品总的成本(就是我们常说的,降低旅行者的旅行成本),这也就意味着旅行社利润的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产品成本的降低,保证了旅行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计调业务虽然不能直接创收,但降低采购价格无疑对旅行社的营业额和利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计调业务的范围依旅行社的规模和发展不尽相同,但对外采购服务,包括变更后的采购,以及对内提供信息服务都是旅行社计调业务的基本内容。所谓对外采购服务是按照旅游计划,代表旅行社与交通运输部门、酒店、餐厅和其他旅行社及其他相关部门签订协议,预定各种服务,满足旅游者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并随着计划的变更,取消或重订。所谓对内提供信息,是把旅游供应商及相关部门的服务信息向销售部门提供,以便组合旅游产品;做好统计工作,向决策部门提供有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应方面的信息。计调业务实际也就是旅行社的经营内容。
计调业务承担着极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它包括采购、计划、团控、质量、核算等内容。通常,教科书上只是概括地讲到采购和计划作业,更多的从基本原则和实践意义作出阐述,而忽视了计调作业的技巧、策略以及可*作性。这也许是学风问题,但可能耽误许多人不明就里,摸索2、3年也不得其门而入,其后将作侧重。
二、如何提高旅游鉴赏水平
如何提高旅游鉴赏水平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从劳动者被赋予带薪休假的权利以来,使得旅游从有闲阶层的有限范围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普遍范围内,旅游便有了广泛性。旅游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起来之后的一种文化生活需要。旅游者的目的是“求新、求知、求乐、求得一个美好的回忆”,“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其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于光远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旅游的功能已难适应人们的需要。因此,应赋予旅游以更多的内涵。提出休闲旅游,更多地是强调一种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氛围、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不仅能满足人的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感受能力和鉴赏眼光,让出门旅游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的休闲方式,将休闲旅游变成社会文明的一份动力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首先,人类对“进步”的定义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促使人们渴望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进步”将越来越意味着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讲求生活品味,而且希望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生存下去。其次,几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纪中,人类将会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在稍后的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70-80%,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在教育事业的比重中越来越大。
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看,休闲显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标志着人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地转向消费——生产的模式;标志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历史阶段。
1、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消费投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如购书、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完善自我的再教育(终生教育)、健身美容、旅游、欣赏等。仅以海淀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抽样调查为例:1998年海淀区居民在以下8类文化消费项目的比例为,平均文化消费总值已占家庭收入的28.4%,其中旅游占据榜首,占家庭消费总值的45.1%; 业余培训教育位居第2位,占14.1%; 收藏集邮等个人爱好占支出为13%; 订阅报刊购买书籍为7.5%; 家庭文化装饰为6.7%; 文艺娱乐欣赏为5.2%; 体育健身与欣赏为4.9%; 获取信息为3.5%。据此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有望下降到40%以内。那么,人们的行为动机将在更大的程度上选择于文化精神生活的享受。在一个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贪婪和自私动机逐渐衰退的社会中,从事创造性活动和享有尽可能丰富的社会关系将代替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而占据首要地位。
2、传统的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模糊。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概念和工作时空界限;休闲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建制化的事物,它会成为一种资源、回报分配、创新期待。通常的情况下,人既是在工作,也是在休闲;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对劳动力价值的维护。早在18年前,托夫勒就指出:“大批工人早已从事每周平均只有3-4天有报酬的劳动,他们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娱乐消遣------一旦我们认识到,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和劳务——产消结合时——旧的工作和空闲时间的区别和界限就消失了。”(《第三次浪潮》1982年)目前全世界已有145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周制,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可能进一步缩短工作制。正像成思危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知识经济向我们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已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网络的发达,办公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办公地点也可以设在家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好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消费)”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尤其在我国,历来认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生活和消费统统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所以,多少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也主要放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老百姓也一直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艰苦度日。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发展经济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指出:“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能是可能性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实现它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住,事实上就不能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他接着论述说:“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而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研究休闲的西方学者则说:“由于有利于生产,休闲一直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将会崩溃;如果没有假期,旅游业就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在这里,休闲新的合理性展现出来了。(《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第118页)应该看到,古典经济学家们当年的“既能维护经济价值,又能为非经济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的理想也正向我们走来。
4、国家越富有,休闲时间就越多,人的文明程度越高。马克思曾对休闲时间的增多所产生的意义做了这样的论述:“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完善劳动方式;二是以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页)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休闲消费将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生产性的消费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透过休闲和休闲消费可以看到这一活动背后人的存在状态,促进我们重新认识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意义,重新审视人的道德伦理,重新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世界,重新树立人类的社会理想。毋庸置疑,人的闲暇消费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由从众型向个性化,由物质向精神,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因而,人的世界观、科学观、道德伦理观以及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5、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什么是全球一体化?不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不是现代制度或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也不是全球问题意识和全球共识的达成,而全球一体化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全球化所涉及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全球一体化的出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视角正在形成。再则,以知识社会为背景,更要求文化的多元化,也必然为各国展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事休闲旅游业的部门与从业人员亟待更新观念。旅游-休闲-休闲旅游,不单单是名词的任意组合,它表明了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众所周知,发展旅游业一般情况下开发的对象是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以及人类的文化遗迹。但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特别是开发商以经济价值为目的的无休止的行为以及人们仅仅为满足好奇心和追求感官刺激对自然的践踏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得不改变人们对发展旅游业的思路。
在西方国家,早在50年前,就迅速地通过发展休闲产业来缓解旅游业的压力,诸如,休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文化馆、剧院、博物馆、艺术馆、舞厅、休闲度假村、主题公园、游乐园等等。事实上,同时在客观上也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扩大了经营范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的多方面消遣享乐的需要。当前,我国正面临一个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时机,而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如何调整发展战略、业务方向、管理途径、运行机制等环节致关重要。
国家在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过程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府就必须承担相关的责任。“‘提供’或‘安排’娱乐和休闲的目的是致力于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社会。因此,提供形式多样的、内容健康的休闲机会是很重要的,人们可以在其中学习并得以社会化。娱乐和休闲也包含有而且将永远有社会控制的成分在内。因为,参加有计划的、内容健康的休闲活动将杜绝或消除令人生厌的或滥用闲暇的可能。”(《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第12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我们相信,有国家调控、规划和引导的休闲,将会使精神文明建设有所依托。另外,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往往把从事休闲服务的人誉为“亲善大使”,因为他们既运用智慧,又付出爱心,以一种特殊的品质和技巧传递爱的精神,帮助人们找到真正值得参与的活动,使这个世界变得安全、温馨和美好;使人在休闲中既丰富思想,又陶冶情操,使人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获得价值的提升。这是对从事休闲旅游业的人员最高的褒奖,也应成为我对全体国民进行休闲教育。目前,我们已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然而如何休闲却未被当成“问题”来对待,这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失误。
美国的经验也许值得我们参考。早在1918年,美国联邦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高中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这个中心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闲暇将会重新扩大他的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得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滥用闲暇时间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由于立法的作用,工业化环境中的生活将趋向于缩短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虽然被缩短的工作时间有助于减少由于长时间工作所带来的有害反应,但它们也增加了对接受休闲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鉴于此,作为我们的一个目标,有关如何使用休闲的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第172页)通常休闲教育的目标是:“①闲暇行为价值判断的能力;②选择和评估闲暇活动的能力;③决定个人目标与闲暇行为标准的能力;④对合理运用闲暇时间的重要性的意识和理解。” 休闲教育的课程极其达成目标的途径:“①智力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物理的经验;②创造性地表达观念、方法、形状、色彩、声音和运动;③主动参加并从事活动的经验;④社会参加和表达友谊、归属和协作;⑤野外生活经验;⑥促进健康生活的身体娱乐;⑦培养一种达到小憩、休息和松弛的平衡方法的经验和过程。”